在精密零件加工行業,這幾年工業互聯網是大行其道。幾乎所有的機械零件加工廠家都在思考如何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工業互聯網平臺熱到冒泡,卻其成效卻十分慢,所以很多零件加工廠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習慣了“互聯網快節奏”的時代,大多數零件加工廠還是霧里看花。如果所有的機械零件加工廠家都在平臺上實現互聯的話,這個所謂上萬億市場真的能實現?這樣的市場成長空間,將數倍于消費互聯網的效益。至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不是一個“風口”,帶來的將是春藥般的速效,還是春天的萬物復蘇,這個需要有精密零件加工市場主體的檢驗,用戶說好才是真的好。
而與消費互聯網不一樣,工業互聯網平臺對機械零件加工廠家沉淀的要求之高,決定了它無法單純復制這樣的快節奏思維。有精密零件加工專家就指出,不可能有哪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幾年間就成為現象級的爆款,并實現效益的指數型賦能。比如工業富聯雖然已經上市,但是不可能出現類似消費互聯網那種火爆,畢竟零件加工廠不是快速消費行業。
看看曾經的 “天之驕子”GE(美國通氣),正是因為放下零件加工廠的線性規律,試圖將摩爾定律般的神奇,搬到機械零件加工廠家之中,一路高歌猛進,卻摔了一身泥。國外的精密零件加工巨頭尚且如此,國內的企業切不可盲目發展,急于求成。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雖然前路漫漫,終究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