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精密機械零件加工廠的智能化成果,與國外的企業相比,差距越來越明顯。精密機械加工的智能化,面臨國外配件加工企業的擠壓,很難形成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的產業化優勢,這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短板。
在機器人配件加工領域,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應該是需求方牽引整機企業,整機企業再來牽引零件加工企業,但因為國內精密機械零件加工廠在產業鏈條的下游相對弱小,這也導致了上游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方的強勢。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2000年,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陽成立,這家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孵化出來的機器人智能零件加工企業,自誕生以來便承載著振興中國工業機器人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行業的重擔。
2017年,國內幾家領先的智能化精密機械零件加工廠中,新松機器人獲得政府補貼超過1.71億元,超過前四家的總和。除了政策的支持外,新松還帶著“中國機器人第一股”的光環,受到資本的青睞和加持。
在中國發布“中國制造2025規劃”之后,新松受到市場的狂熱追捧下,市值達到了近千億元,甚至一度超過了四大家族中的安川和庫卡,僅次于ABB和發那科。顯然,18歲的新松也被寄予這樣的厚望,人們希望這“領袖”帶動整個智能高精密零件加工定制產業的協同發展。然而,從2013年起,我國智能加工應用蓬勃發展,但新松的營收增速卻沒有隨著這一片大好的形勢實現突破。